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共话食药安全监管 | 总局信息中心党委书记、主任黄果:推动“传统监管”向“智慧监管”转型升级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安全,将其提升到关系国计民生、关系民心向背的政治高度,作出“食品安全战略”部署,明确“四个最严”要求,彰显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对药品医疗器械领域的重大改革进行谋篇布局。作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信息化技术支撑机构,我们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食品药品监管由“传统监管”向“智慧监管”转型升级。

深刻认识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面临的新形势
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可以预见,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和传统管理的不断融合发展,信息化将演变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照中央的总体布局,总局成立以毕井泉局长为组长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颁布实施《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十三五”时期加强食品药品监管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信息中心不断更新观念、理顺职能、破除难题,完善信息化框架。一是以应用为先导,持续建设和运维监管业务信息系统,逐步实现覆盖监管全链条;二是以互联互通为重点,建成以总局外网、行政办公内网和业务专网为主体的骨干网络,保障系统内信息上下联通,确保政务信息及时发布;三是以数据中心为载体,打造全系统数据归集和共享平台,在系统内实现数据共享,系统外为“跨部门数据共享”和“信息公开”提供数据支撑,逐步实现监管数据统一管理、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和分级使用。
但是,与监管需求和信息化技术发展相比,我们的工作还面临诸多困难。如应用系统建设分散,事前缺乏统筹把关;基础设施分散,缺乏统一的网络平台和运维管理等。
不断拓展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新思维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对新时代作出的新判断。我们要以此作为新思维的逻辑起点。纵观监管信息化,信息孤岛难以消除、重复建设和“僵尸系统”并存等,是发展不平衡的表现;数据共享不足、系统缺乏互联互通等,则是发展不充分的表现。为此,我们要解放思想,拓展思维,探索新的信息化路子。
统筹思维
只有统筹,才能实现信息化建设与监管目标一致、信息系统与总体规划一致、各地资源投入与总局资源投入一致。在加强统筹时,要处理好统建和分建的关系。
整合思维
过去一个司、一个处、一项工作都可以自成系统,都可以向全国推广,至于是否符合总体规划、技术上是否合理、管理上是否可行等,往往缺乏前期规划。当前的信息化建设不是在一张白纸上开展,因此,整合势在必行。
共享思维
在监管信息化建设中必须坚持共享思维,夯实数据基础,构建资源共享、政企互联的开放大数据。
创新思维
新技术的发展,为智慧监管提供了无限可能,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利用互联网优势,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
安全思维
要提高对安全规定和技术标准重要性的认识,研究建立常态化的安全检查机制,实现以查促改、以查促建、以查促管,健全网络安全应急管理体系,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加快开拓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新局面
十九大报告绘就了我国发展的宏伟蓝图。我们必须加快形成与国家发展同步的战略规划,推进“智慧监管”,为监管能力现代化提供信息化支持。
围绕当前改革任务,推进“一中心两平台”建设。一中心,就是数据中心。要以数据为核心,实现数据资源的统一管理,加快药品品种档案建设;要打造数据产品,提供权威的数据发布;要服务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加强审评审批系统重构、数据共享。两平台,则包括应用整合平台和数据共享平台。一方面,以应用整合平台为抓手,完成总局和直属单位政务信息系统整合,打造监管业务应用门户;另一方面,以数据共享平台为重点,加强与直属单位、地方局之间的数据共享,健全数据标准,完善技术规范,强化数据的关联和应用,建设全系统数据统一采集和共享的权威平台。
着眼“智慧监管”长远布局,努力推进“五个一体化”。“智慧监管”,一体化是基础。所谓“五个一体化”是指,基础设施一体化、数据资源一体化、信息系统一体化、标准体系一体化、安全体系一体化。
狠抓队伍建设,为信息化提供智力支持。始终把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建设政治坚定、业务精良的信息化工作队伍。一是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深入学习领会十九大精神,以思想建设统领和推进队伍建设。二是带头抓作风、带队伍。三是努力培养既精通信息技术又熟悉监管业务的复合型人才,以保障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建设可持续发展。